人們遇到急難時通常不知道該怎麼做。
因此,我們整理了詳細的「災害應變問答集」,讓你能夠在急難中保證你和身邊的人的安全!
If a crisis occurred right now, would you know where to go or what to bring? In emergencies, people want to keep themselves and their loved ones safe but often don't know how. We’ve compiled a comprehensive list of emergency response FAQs to answer all of your questions.
報名訓練學更多
下載離線版,放進你的 Go-Bag
看更多
人們遇到急難時通常不知道該怎麼做。
因此,我們整理了詳細的「災害應變問答集」,讓你能夠在急難中保證你和身邊的人的安全!
If a crisis occurred right now, would you know where to go or what to bring? In emergencies, people want to keep themselves and their loved ones safe but often don't know how. We’ve compiled a comprehensive list of emergency response FAQs to answer all of your questions.
請務必準備一個可以隨時帶走並支撐「三天」生活的「緊急避難包 Go Bag」,留在家中就地避難時則準備「兩週份」的生活必需品作為「常備避難箱 Stay Bin」。
NATO Comprehensive Defence Handbook
請在避難包中準備:
❍ 飲用水與食物:請準備至少三天份的量
❍ 重要文件影本:保險證明、身份證件、護照
❍ 財物:現金、提款卡、銀行存摺
❍ 鑰匙:備用的家中鑰匙、車鑰匙、保險箱鑰匙
❍ 移動計畫:住家和工作地點附近的紙本地圖、家庭防災計畫、與家人和親友擬定的集合計畫
❍ 電子設備:手機充電器、行動電源、收音機(電池或手搖式)、手電筒、備用電池、對講機
❍ 生存用品:小型急救包、個人處方藥、常備藥物、盥洗用品、其他個人用品(如備用眼鏡或隱形眼鏡)
❍ 保暖衣物和毯子、筆和筆記本、哨子等⋯⋯
我們建議避難包的總重不超過體重的 15%。
請在兒童的避難包或身上的衣物中,註記他的姓名、生日、住家地址、預計前往的避難點,以及父母或親友的聯絡方式。並且事先向他們解釋避難包中的物品要如何使用,或在物品上標示。
小型急救包需要隨避難包攜帶,在避難過程中若遇到緊急情況時可以協助自己或他人處理,你需要準備:止血用品(止血帶或含止血劑的紗布繃帶)、消毒用的碘酒或酒精、紗布、彈性繃帶、橡膠手套、口罩以及常備藥品等。
此外我們也建議你持續訓練、精進自己的急難應變技巧,報名訓練!
Packing a Go Bag and a Stay Bag -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NATO Comprehensive Defence Handbook
除了讓你帶著走的緊急避難包(Go-Bag)外,準備一個常備避難箱(Stay-Bin)讓你在家避難時可以有更充足的資源。裡面可以放置更多數量的物資(食物、飲用水),以支撐更多天的避難。也可以準備重量較重的生活備品,如多日的衣物、步鞋、毛巾、睡袋、枕頭,甚至是娛樂用品,來幫助你度過災難並等待救援。因應電力中斷,也需要準備手電筒、額外的電池與蠟燭等。
身處於地震帶的台灣,我們也可以在常備避難箱(Stay-Bin)中準備粗厚的手套、防塵面罩等器材,方便災難後的脫困。
Packing a Go Bag and a Stay Bag -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Swedish Government “If Crisis or War Comes”
NATO Comprehensive Defence Handbook
緊急避難的預備食物,必須要能夠長時間保存且不需要過多的烹調即可食用,適合的食材包含:罐頭肉品、罐頭蔬果、罐頭豆製品、可長時間保存的麵包、泡麵、即飲咖啡、茶、巧克力、能量棒、蜂蜜、杏仁與其他堅果,若你的避難環境允許烹調、或在家中避難,可以準備:馬鈴薯、萵苣等高營養和熱量食材。
NATO Comprehensive Defence Handbook
人類可以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生存一段時間,但不能沒有水。請為家中的每人儲備每天至少10-16公升的水,每個成人每天至少需要攝取4公升的水、10-12公升用於烹調與清潔。可以使用加蓋的水桶或全新的汽油桶做好清潔用水的準備,並使用水壺或直接購買瓶裝礦泉水來儲備飲用水。
請確保你的家人有至少72小時的水資源。若你無法找到乾淨的飲用水,可以在家中準備額外的濾水罐或淨水片。
How to prepare for an emergency - Ukraine Civil Defense Handbook
NATO Comprehensive Defence Handbook
家中常備的急救箱除了小型急救包中有的基本物品外,還可以加入口罩、大型紗布、剪刀等不方便攜帶之醫療用品。最重要的是常用的藥物(如:退燒藥、止痛藥、抗過敏藥、腹瀉藥等),若您有正在服用的處方藥物也可以留一週的劑量。請注意,存放任何藥品時,務必保留服用及劑量說明。
NATO Comprehensive Defence Handbook
請定期檢查:車輛是否需要維修或保養、油箱是否有加滿,以及車輛的保險期限。並且在面對急難時,準備一桶額外的汽油,避免在移動到避難地點的路上失去動力。為避免在移動過程中車輛故障,請準備好車用跨接線、三角警示版等維修、警示工具。
How to prepare for an emergency - Ukraine Civil Defense Handbook
NATO Comprehensive Defence Handbook
台灣的中小學都有請學生擬定家庭防災計畫。內容需要包含:
❍ 家中每人的個人資料與聯絡方式(如:生日、血型、重大疾病、過敏藥物、聯絡電話、緊急聯絡人等)
❍ 家庭緊急電話簿(記載日常維修、緊急救護或相關組織的聯絡方式)
❍ 災難發生時的緊急會合地點,可以是約定好的學校、教會或捷運站,讓家人可以有固定的集合地點。
❍ 檢查家中狀況的分工列表(如檢查瓦斯、電源等)。
我們建議你與家人、朋友們事先討論面對各種緊急危難時,要如何應對。你們可以約定並記錄:
❍ 不同情境(例如:地震、衝突等)時的集合地點、避難路線以及整體行動計畫
❍ 準備在通訊系統遭破壞時的溝通管道,如對講機、固定的會面點或留下紙條的地方
另外,也可以在緊急避難包中留下紙本的親友聯繫方式、照片等,以便急難發生時的聯絡。
請確保你的寵物有:足夠的乾糧與飲用水以及必要藥品、外出運輸籠,並接種狂犬病疫苗
並且在你的寵物身上掛上有你的聯絡資料的名牌。
人們遇到急難時通常不知道該怎麼做。
因此,我們整理了詳細的「災害應變問答集」,讓你能夠在急難中保證你和身邊的人的安全!
If a crisis occurred right now, would you know where to go or what to bring? In emergencies, people want to keep themselves and their loved ones safe but often don't know how. We’ve compiled a comprehensive list of emergency response FAQs to answer all of your questions.
請開啟收音機、隨時注意疏散消息,同時也詢問附近的鄰居是否有需要一起搭乘車輛離開。若還有時間請檢查車輛是否:油量至少在一半以上或全滿、電瓶與煞車等零件運作正常。
若家中有地下室或地下停車場,請移動到地下室避難。若沒有,請在家中尋找最少窗戶或對外牆的房間,或是到大樓中間樓層的樓梯間中,關閉電燈躲藏且盡量不要靠近窗戶。預先儲備的緊急避難箱(Stay-bin)也可以放在這個房間中備用。請注意,不要躲在廚房、廁所或浴室中,因為玻璃、陶瓷等易碎製品將有可能會掉落或碎裂。同時也要確保自己有明確的逃生路線,避免天花板崩塌時受困。
Israel Home Front Command
NATO Comprehensive Defence Handbook
首先,我們建議在有鋼筋水泥和堅固的天花板的地下室中避難,並且事先規劃逃生出口。可以的話,也請為地下室尋找通風口或安裝排風扇。除此之外,也可以為地下室避難準備一些維生裝備,例如:攜帶式瓦斯爐(卡式爐)、食物、飲用水、至少 40 公升的生活用水、保暖衣物和其他避難箱中的物品。同時也需要規劃作為廁所的地點。
NATO Comprehensive Defence Handbook
請檢查家中是否有因為災難而受損之處,如牆面倒塌、鋼筋外露等。同時也請格外注意所有的電線(包含電話線),損壞的線材很有可能起火,再度造成災難,因此在尚未完全檢查電線安全之前,請勿開啟電燈或任何電器,也不要點火和抽菸。家中的飲用水與食物也可能受到污染,在使用自來水之前也請確保水源的乾淨。
NATO Comprehensive Defence Handbook
人們遇到急難時通常不知道該怎麼做。
因此,我們整理了詳細的「災害應變問答集」,讓你能夠在急難中保證你和身邊的人的安全!
If a crisis occurred right now, would you know where to go or what to bring? In emergencies, people want to keep themselves and their loved ones safe but often don't know how. We’ve compiled a comprehensive list of emergency response FAQs to answer all of your questions.
在野外時常會發生「旅行者腹瀉(Traveler’s Diarrhea)」,原因多半來自細菌與大腸桿菌污染,因此勤洗手對於災難現場的衛生具有很大的幫助!使用清水或肥皂洗手,可有效減少約 50% 的腹瀉相關死亡,並降低 16% 的呼吸道感染風險。另外,在取用食物的時候,請注意不要將手伸入食物袋中,避免滋生細菌。若不幸遇到腹瀉症狀,可以使用次水楊酸鉍(台灣常見藥稱作:榮民安適嚼錠)來減少排便次數,降低不適。服用任何藥物時請務必依循藥盒上指示。
請至少每週更換或清洗一次襪子和內衣褲,若衣物有受到髒水、泥土污染,請不要重複穿著。指甲過長可能會隱藏髒污,請務必保持清潔與乾燥。因此若襪子的數量不足,也請留一雙乾淨的襪子,只在睡覺的時候穿。
若附近有溪流,請盡量從上游中靜止、清澈的水源收集飲用水,避免在有動物或人類活動的水域收集。若可以的話也請使用過濾器與淨水器去除水中雜質。
若是靜止的水,則建議取上層的水,因為微生物會沉積到底下,不建議擾亂水流。
水煮沸過後三分鐘即可以殺死所有原蟲、細菌與病毒。若在高海拔地區或加熱裝置火力不足,水溫無法達到 100°C 時,在 71°C 和 82°C 的情況下,分別可以於 30 分鐘或 3 分鐘內殺死腸道病原體。
可以!使用紫外線燈可以殺死水源中的細菌與病毒(但並非全部),或是將收集到的水源,放置在透明容器中,於陽光下照射 24 小時(約 3 個白天)。
最好的方式是將其打包帶走,但無塑膠袋或其他容器,可以使用已經建立好的旱廁,或搭建臨時廁所。若你處在森林或海濱,可以在距離生活地區至少 60 公尺的地方,挖至少 15 公分深坑洞,作為臨時廁所。使用完成後將排泄物半於土壤中並用其覆蓋坑洞。盡量使用自然材料(如:樹葉、樹枝),避免使用衛生紙,若必須使用請在用完後燒掉。
人們遇到急難時通常不知道該怎麼做。
因此,我們整理了詳細的「災害應變問答集」,讓你能夠在急難中保證你和身邊的人的安全!
If a crisis occurred right now, would you know where to go or what to bring? In emergencies, people want to keep themselves and their loved ones safe but often don't know how. We’ve compiled a comprehensive list of emergency response FAQs to answer all of your questions.
請不要緊張,深呼吸並檢查手邊有的生存工具。隨後小心地(注意不要鬆脫周圍的土石)脫困你的雙手與雙腳,並檢查自己是否受傷,若有流血請使用加壓止血法做初步處理。若你感覺很冷,請側躺並蜷縮,以手臂接觸地面,減少地面傳來的冷風。若你能夠坐起來,請將膝蓋靠近身體並用手掩護頭部。
NATO Comprehensive Defence Handbook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向外呼喊,或是用手邊有的物品發出聲響,例如敲擊水管產生回音等。另外,搜救團隊每小時會暫停動作與關閉器具十分鐘,來聆聽生還者的聲音,請把握這個時間,盡你所能發出聲響,讓救難團隊找到你!
NATO Comprehensive Defence Handbook
務必在進入任何房屋前,做好安全狀況評估,了解結構受損狀況與可能的危險。《後盾計畫》的輕型搜救課程也會實際教你如何做好環境安全評估,與團隊合作協助傷者脫困。
NATO Comprehensive Defence Handbook
首先,請快速檢視傷者上是否有明顯的出血或傷口。接著, 輕拍或搖遙傷者,若傷者無回應,請繼續檢查其呼吸狀況、脈搏或休克。若傷者有回應,請問他們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以他們覺得舒適的方式為主。請注意,若傷者背部或頸部有明顯受傷狀況,請不要任意移動傷者,避免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若你想要更近一步了解如何協助傷者,歡迎報名參加《後盾計畫》的基礎課程、進階止血以及到院前照護等訓練內容!
NATO Comprehensive Defence Handbook
聽到空襲警報時,請不要慌張,可以的話也通知周遭的鄰居一起避難。離開住家前請拔掉電器用品插座、關燈、關閉瓦斯和水源,以及關上窗簾。移動時務必帶上事先準備好的「避難包(Go-Bag)」,同時用手或背包掩護頭部,大約有 3-5 分鐘的時間可以移動到最近的避難場所。
請馬上熄火下車,並向最近的避難地點移動。若無法抵達避難地點,請盡量遠離車輛並躺在地上和手護頭部。
若公車來不及停車熄火,請壓低身體並躲在車窗以下處。
Israel Home Front Command
如果你還在家中,請盡快移動至最近的避難所或家中的地下室,務必注意在逃難時不要使用電梯。若已經在避難所中,也請不要慌張或離開避難地點,因為爆炸可能再度發生,且其殘留的有毒物質可能還在空氣中。確認安全後,也請盡快向有關機關回報此事件。
NATO Comprehensive Defence Handbook
請與他們保持一定的距離,並且不要過度靠近或拍照錄影他們的裝備與武器,避免被誤認為間諜。此時,我們建議你使用行走的方式離開家裡,避免開車、騎車等,造成較大動作。
NATO Comprehensive Defence Handbook
若窗戶有遭到撞擊或碎裂的風險,請使用膠帶等工具加固窗戶,可以的話用沙包或堅固的傢俱封住窗戶,防止飛濺的玻璃碎片。
In the combat area - Ukraine Civil Defense Handbook
NATO Comprehensive Defence Handbook
請在家中安全、遠離門窗的房間躲藏(如廁所、樓梯間等),躺下、掩護頭部並張開嘴巴,避免遭到震波攻擊。等到連續 5 分鐘沒有攻擊聲後,再移動或離開躲藏地點。
若遇到敵軍持槍威脅或入侵住宅,請保持距離並冷靜配合,不要抵抗並向對方強調自己無惡意,以維護自身安全,若遇到敵方開火請立刻壓低身體並往子彈的反方向逃跑。
NATO Comprehensive Defence Handbook
若你聽到砲彈呼嘯而過,請立即趴下,用手或袋子蓋住頭,並張開嘴。在第一彈爆炸後盡快尋找能夠躲藏的凹陷處,如地下道、地鐵、避難所等。請盡量避免躲在騎樓、拱門等不穩定的物體下,也不要靠近車輛或加油站。
請保持冷靜,依循他們的指示,也不要東張西望,以免激怒對方,確保自身安全。
NATO Comprehensive Defence Handbook
請不要慌張,並記住最重要的目標就是維持生存活下去,最一開始的 15-45 分鐘是最危險的時候,請務必遵守對方的指示,避免激怒敵軍。切記不要明顯地觀察敵軍或週遭的設施,也不要哭泣、道歉或哀求。除非對方要求,否則請保持與敵軍的眼神交流、不要背對對方。若你感覺到救援即將抵達,也請待在原地保持冷靜,不要衝向救援者,否則很有可能被誤認為敵軍。
NATO Comprehensive Defence Handbook
北約(NATO)認為戰爭發生時,一般平民可以做的最有效的幫助就是和平抵抗,展現國家的抵抗意志。可以透過正式管道(如:公開演說、反對信件)、社會溝通(如:標語和新聞)、集會遊行、悼念亡者,以及經濟政治上的不合作運動。
NATO Comprehensive Defence Handbook
不合作運動包含:經濟上的罷工(如:全體罷工、故意請病假、工作效率降低)、不消費(如:延後繳房租、抵制特定商品),以及政治上的不合作(如:在家不出門、不參加政府組織、退出政府組織的教育機構)、或故意干預(如:揭露政府機密、繳交過多文件給政府機構使其過載)
NATO Comprehensive Defence Handbook
在接收到核子事故警報後,請不要慌張並通知你的周圍鄰居一起避難或撤離。若災難發生時,你在建築物外,請進入離你最近的水泥建築物躲避輻射,移動過程中也請與風向垂直移動,避免直接接觸到空氣中的污染物。為了保護呼吸道和皮膚,請戴上口罩或呼吸器並穿著防水、厚重的衣物。
一但進到建築物或避難所內之後,請脫掉受到和污染的衣物並清洗身體,並且前往建築物的地下室或是正中間,遠離屋頂和對外牆,可以的話也請封閉或遮蓋房屋中的對外窗和排風扇等。
請使用預先儲備好的飲用水,避免使用受污染的自來水,並將暴露於空氣中的蔬菜水果等食物,放入箱子中,避免受到污染。非必要的情況也請不要外出,在室內並持續關注各種資訊管道以獲得即時官方公告。
服用碘片的目的是為了讓身體先吸收穩定的碘,避免核災帶來的放射性碘在體內聚集,但並不代表身體不會受放射性物質影響。當輻射量超過 100 毫西弗(mSv)時,行政院原子能源委員會將會向當地發布發放碘片之指引,指導民眾服用碘片。
請立即在安全的地方停車,並關閉車上的門窗、車廂蓋等,盡量阻絕外界空氣進到車內。
車子停妥後,請用手掩護頭部並將身體蜷縮,採取保護姿勢。
移動時請參考以下準則:
1. 戴上口罩或防毒面具,並穿上厚重的衣服、雨衣、橡膠鞋和手套,盡可能阻絕與外界的接觸
2. 請勿在外脫掉衣物,也不要坐在地上或游泳等
從室外回到避難所或住家時,請注意:
1. 脫掉最外層的衣物,可以減少 90% 的核汙染
2. 避免接觸受到污染的衣物
回到家中時,請立即以從頭到腳的順序(避免污染物沾到眼睛),脫掉受污染的衣物,並將衣物的外層向內包裹裝入雙層塑膠袋中,放在遠離生活區的地方,並等待指示銷毀或處理該衣物。衣物處理完成後,請用熱水和肥皂清洗身體,並依循手部、臉、脖子、眼睛、耳朵、鼻子、口腔、剩下部位的順序,持續清洗 3-10 分鐘以確保污染物都被洗去。
Nuclear - Ukraine Civil Defense Handbook
NATO Comprehensive Defence Handbook
人們遇到急難時通常不知道該怎麼做。
因此,我們整理了詳細的「災害應變問答集」,讓你能夠在急難中保證你和身邊的人的安全!
If a crisis occurred right now, would you know where to go or what to bring? In emergencies, people want to keep themselves and their loved ones safe but often don't know how. We’ve compiled a comprehensive list of emergency response FAQs to answer all of your questions.
請只相信經過驗證來源的訊息,或您所信任的資訊管道,如您熟悉的地方災害應變組織。請注意,不要任意轉發或傳播未經證實的訊息,也不要相信軍隊會投降。
請不要任意分享或轉貼:
1. 敵軍飛彈飛行的軌跡或擊中的房屋,這麼做會幫助敵軍調整攻擊方向
2. 我方軍隊的動態
3. 被擊落的敵軍戰機、飛彈等設備的照片
若在緊急狀況下網路服務暫停或訊號微弱,你可以事先下載並在當下使用輕量版社交媒體應用程式(如:Facebook Lite, Line Lite, Google Maps Go...),這些輕量版應用程式需要的網路資源較少,可以在緊急狀況下運行較順暢。另外,你也可以事先下載離線版地圖,以便在緊急狀況下尋找避難所等處的方向,主流的地圖軟體(如:Google Maps、Apple Maps)皆有支援此功能。
若網路中斷,請打開收音機聽取最新消息。災難發生時,以下的公營廣播電台都會轉播最新資訊:
警察廣播電台——
北部及南部 FM104.9、中部 FM 105.1、
花蓮縣北區、臺東縣 FM 101.3、花蓮縣南區(舞鶴)地區 FM 106.5
漁業廣播電台——
AM 738 kHz、1143 kHz、宜蘭 1593 kHz
請務必為你的對講機準備至少一塊備用電池,也不要在警方或軍用頻段上使用對講機。
當有大型攻擊發生或爆炸事件時,請在確保自身安全之後,向政府回報你看到的事件、周遭的人的狀況(是否受傷等)以及你的狀況,附近有武裝人員或軍隊也請回報。
NATO Comprehensive Defence Handbook
首先,請指回報你所看到的事情,不要有任何的臆測。當你在回報有人受傷時,請描述:年齡、性別、受傷的部位與種類、特別重大的損失(如大出血、失明的可能),以及如果由你運送這名傷患需要多久的時間。回報敵人動向時,則可以使用「SALUTE」原則,依序回報:
Size of the group——敵人的團隊大小
Activity——對方的行為
Location——地點
Unit——他們所屬的單位(如軍等、衣物樣式)
Time Seen——發現的時間
Equipment——所使用的武器與裝備(如槍枝、坦克車等)
NATO Comprehensive Defence Hand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