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推動公民行動,壯闊台灣也透過試驗性的專案與創新合作,協助公部門克服政策推動的瓶頸,證明民間力量在「全社會韌性」的重要性。
相較於公部門,NGO 的優勢在於創新。壯闊台灣能快速定義問題,測試解決方案的可行性,並承擔初期計畫的風險。我們的目標是提供經過驗證的案例,讓公部門能無後顧之憂地擴大推展政策效益,共同構築安全且具韌性的社會。
2024 年,壯闊台灣於公部門的合作,聚焦於替代役男的訓練計畫。這群過去主要從事行政協助工作的役男,似乎與安全議題相距甚遠。然而,我們相信他們同樣具有潛力承擔更多的責任。為此,我們為替代役規劃 16 至 56 小時的災害應變訓練,培養更多的助教師資,讓他們能將知識傳遞給新進學弟。
在訓練七百多位役男的過程中,我們看到學員展現強烈的學習動機與能動性,效果顯著,這項合作也翻轉了替代役的定位,不僅賦予役男更高層次的責任,也讓政府看到不同訓練方式的可行性以及替代役與義務役的潛力。
壯闊台灣另一項重要成果是協助消防署推動 T-CERT(民間自主緊急應變隊)示範計畫。我們在 2023 年培訓了兩支隊伍,共 40 多名來自各行業的隊員,首次在「國家防災日大規模震災演練」中亮相,展現了受訓成效,成為民間應變的典範。在消防署尚未核定六年中程計畫與預算之前,我們提供了重要的試點模型,降低初期政策推動的風險。
此外,壯闊台灣於 2022 年開始,將 TECC(戰術緊急傷患照護)等相關訓練,無償引入執法體系,協助基層員警、中央警力、特勤人員、調查官以及義警等民力任務隊習得應變技能,訓練內容涵蓋高風險場域的戰術救護,並透過實用的模擬情境,提升執法人員危急時刻的反應能力,至今已超過 2,500 位參與。經過我們與合作夥伴的共同努力,相關訓練已成為公部門的例行課程,為台灣的公共安全系統奠定了更高效的緊急照護基礎。
壯闊台灣以快速試驗和穩定成果構築出政策推進的良性循環。透過翻轉替代役角色定位、T-CERT 示範計畫、以及執法人員 TECC 培訓等努力,我們協助政府從初期風險試點到政策擴展,提供一整套流程支持,也令政策更貼近實際需求。我們的角色不僅是行動先鋒,更是政府的合作夥伴。
因為,安全議題不是任何單一力量的責任,而是社會每個人的共同使命。
壯闊台灣憑藉科技應用、技術創新與資源整合,致力於提升全社會緊急事件中的應變能力,建立協調機制,共同守護台灣的安全與韌性。
2025 年,壯闊台灣開發了 iCanHelp app,整合了分散於不同網站、系統與資料庫的功能,秉持「一站式」精神與科技應用,為關鍵時刻爭取更多反應時間,這個 app 主要功能包括:
• 手冊:提供自救與互助指引,涵蓋應變計畫與安全行動指南。
• 地圖:整合防災避難地點、AED 站點及即時天氣、路況與監視器畫面,協助使用者掌握最新狀況。
• 災情:讓使用者回報社區災損與需求,形成全國性災情圖像,供政府與救災單位參考,促進資源分配。
• 志工:動員具行動力的志願者參與社會服務與緊急援助。
iCanHelp app 不僅展現先進技術的應用,更體現民間組織的創新力量,為台灣韌性注入新能量,推動各方資源在災害應對中的協同運作與精準匹配。
在全球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人工智能 (AI) 在災害應變領域中,也展現了巨大的潛力。壯闊台灣致力於將 AI 打造成災害應變中的得力助手,並結合創新技術設計更精準的解決方案。例如:在 iCanHelp app 的「災情回報」功能中,我們與台灣微軟合作,讓 app 導入 AI 系統,降低人工判讀負擔、簡化通報流程。
過往大量依賴人工確認的資訊,在面對緊急狀況時容易出現誤判;此外,現場使用者不易提供最關鍵的資訊。如今,透過上傳照片,AI 工具能迅速定位拍攝位置並分析損害狀況,提高效率與準確性。
所有數位工具都可能因天災人禍而受影響。為此,在將導入科技工具或平台時,壯闊台灣聯盟自始注重數位韌性。因此,我們與台灣微軟合作,使用 Azure 平台,將所有資料存放於國內資料中心,以確保資訊的安全和穩定。而與志工們的溝通,我們也採用 Teams 作為通訊平台,海底電纜若受影響,仍能持續溝通、確保資訊能在儲存於本地資料庫。面對未來日益複雜的災害風險,我們本著科技創新精神,結合 AI 與數位韌性來構築高效應變機制。
未來,我們將持續完善系統功能,提供協助社會迅速反應的解決方案,努力打造一個前瞻且可靠的平台,全力保障台灣社會的安全與韌性。
捐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