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部出版的國防戰略明確將中國列為首要戰略對手。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能力如何影響美國的國防戰略 ? 美國在亞洲的兵力部署必須如何調整 ? 這又表示美國期待與其盟友建立什麼樣的夥伴關係 ? 此摘要為美國 2018 年國防戰略報告的公開摘要(閱讀原文:連結)。
長久以來,國防部的任務是提供能夠嚇阻戰爭、有戰鬥力保衛我國安全的軍事力量。萬一嚇阻失敗,聯合部隊也已經為戰勝做好準備。為了鞏固美國的傳統外交工具,本部提供各種軍事選項,以確保總統和我國外交官能在談判時居於強勢。
今日,我們從一段戰略萎縮的時期走來,了解到我們的軍事優勢在鏽蝕。我們面對著全球動盪愈發劇烈的局勢,其特徵是長期立基於規範的國際秩序正面臨消退,這形成一個複雜且詭譎的安全環境,且更甚於我們近來記憶中所經歷過的任何狀況。跨國戰略競爭成為美國國家安全最被重視的議題,而非恐怖主義。
中國是一個戰略對手;它使用掠奪式經濟以威脅鄰國,同時將南海軍事化。俄羅斯則侵略鄰近國家邊界,並追求對鄰國之經濟、外交和安全決策事務的否決權。北韓持續其草寇行徑和魯莽言詞,即便聯合國已對該國不斷譴責與實施制裁。伊朗仍持續製造暴力事件,是中東地區維持穩定的最大挑戰。儘管伊斯蘭國實際的哈里發已被打敗,該地區的穩定仍遭受威脅,勢力範圍廣佈的恐怖組織持續殺害無辜、更普遍地威脅和平。
快速的科技變遷、各作戰領域對手帶來的挑戰,以及我國史上最持久的武裝衝突對當前戰備的影響,都界定了這個日益複雜的安全環境。在這樣的環境,沒有自負的空間,我們必須作出困難的抉擇,排定優先順序,組織一支富有殺傷力、復原力強、並且能迅速適應的聯合部隊。在戰場上,美軍沒有註定勝利的權力。
這份非機密概要來自機密的「2018國防戰略」文件,它清楚地說明了我們在現今環境中,如何競爭、嚇阻並戰勝的策略。由於長期戰略競爭、科技快速擴散、及橫跨整個衝突光譜的新型作戰與競爭概念等現象的再度興起,聯合部隊的組成需因應這項現實。
一支更富有殺傷力、有復原力,且能快速創新的聯合部隊,再加上堅強的盟友與夥伴聚集,將能維持美國的影響力,並確保有利的權力平衡,以維護自由開放的國際秩序。結合我們的軍隊態勢、盟邦和夥伴關係的建構以及本部的現代化措施—將提供在衝突中勝利所需要的能力和敏捷力,並藉實力維繫和平。
倘若不實施這項戰略,需要付出的代價很清楚。若無法達成我們的防衛目標,將削弱美國的全球影響力、侵蝕盟友與夥伴間的團結、並且限縮市場的開放,進而造成我們當今榮景與生活水準的衰退。如果沒有持續且可預測地投資重新整備、並與時俱進地進行軍事現代化,我們將快速流失軍事優勢,導致聯合部隊背負著陳舊系統,無法保衛人民。
這份國防戰略報告認知到全球安全環境日趨複雜;在這個環境,自由開放的國際秩序受到明顯的挑戰,同時再度興起國家間的長期戰略競爭。我們需要清晰地評估目前所面對的威脅、認知到戰爭多變的特質,以及改變本部執行業務的方式。
美國榮景與安全的核心挑戰,是在「國家安全戰略」定義為修正主義強權國家,所再度興起的長期戰略競爭。很明顯地,中國與俄羅斯想要塑造一個符合他們威權體制的世界,取得對他國經濟、外交、安全決策事務的否定權。
中國正在運用軍事現代化、影響戰、和掠奪式經濟脅迫鄰近國家,重新整頓符合中國利益的印太地區秩序。隨著中國經濟與軍事實力持續增長,並透過傾全國之力的長期戰略維護其權力,它將會繼續追求軍事現代化,以期在短期內成為印太地區霸權、迫使美國離開,進而在將來達到全球制霸位置。這項國防戰略最深遠的目標,是要讓美國對此兩國之間的軍事關係,走向透明且互不侵犯的道路上。
近來,俄羅斯正在尋求對其周邊國家政府治理、經濟、與外交事務決策的否決權,以粉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並改變歐洲及中東地區的安全與經濟結構,使其符合俄國利益。新興科技在喬治亞、克里米亞和東烏克蘭地區的運用,破壞了人們對民主程序的信任,進而顛覆民主,這已是莫大憂慮,再加上俄國不斷擴張與現代化的核武軍備,挑戰已經相當明顯。
有韌性卻在逐漸削弱的戰後國際秩序是戰略環境的另一個改變。在二戰擊敗法西斯主義後的幾十年間,美國及其盟友、夥伴建構了一個自由開放的國際秩序,以維護他們的自由現狀,讓人們免於被侵犯和脅迫。儘管這個體系從冷戰至今已有所演變,我們的同盟網絡和夥伴關係仍是全球安全的支柱。中國和俄羅斯現在正利用體系中的好處,同時間又破壞該系統的原則和「道路規則」,進而從體系內危害國際秩序。
諸如北韓和伊朗等流氓國家,藉由追求核武或資助恐怖主義,帶來區域的不穩定。北韓為確保政權的續存以及增加影響力,試圖綜合核子、生化、傳統與非傳統的武器,並結合成長中的洲際飛彈技術等軍事能力,以得到對日本、韓國和美國具有強制性的影響力。在中東地區,伊朗正在建立一道「弧形勢力範圍」,用以和鄰國競爭並帶來不穩定,同時透過持續成長的代理戰網絡和飛彈計畫,爭取區域霸權的位置。
修正主義強權和流氓國家正在各個面向展開權力競爭。他們藉由擴張在新戰線的威逼、違反主權原則、並故意模糊民用與軍事目標之間的界線,在非典型武裝衝突上已投入更多心力。
對美國軍事優勢的挑戰,展現出全球安全環境的另一項變動。幾十年來,美國在每個作戰領域中,享受著無庸置疑的主導優勢,大致上,我們可以想要什麼時候派遣部隊就派遣、想要在哪裡集合部隊就集合、想如何行動就行動。而今,美國在每個作戰領域的優勢,都遭受挑戰,包括了海、陸、空、太空、和網路空間。
我們未來會一直面對著更具殺傷力、且充滿紛擾的戰場,它將橫跨各領域、被更快速而廣泛地指揮:從近距戰鬥到海外戰區,甚至延展到我們的國土。有些競爭者和對手瞄準我們的戰鬥網絡和軍事行動原則,不斷尋求優化,同時利用在少有公開戰爭的領域中競逐(例如:資訊戰、模稜兩可或遭否認的代理軍事行動、顛覆政權),以達到他們的目標。如果不處理這些趨勢,我們嚇阻侵略的能力將受到挑戰。
安全環境也受到科技快速進步和戰爭型態變遷的影響。新科技發展的驅動力是持續而強烈的,越來越多人員因進入門檻降低而加入,並且持續加速其發展。新科技包含先進資訊處理技術、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自動化科技、機器人技術、定向能量武器、超音速科技和生物科技—正是這些科技確保我們能夠在未來打勝仗。
新的商業科技會改變社會,最終也會改變戰爭型態。許多科技發展來自商業部門,這表示國家的競爭者和非國家行為者,也有取得這些新科技的管道,這個事實動搖了我國習以為常的傳統優勢。若要維持本部科技上的優勢,需改變目前的產業文化與投資來源,並改善對國家安全創新基地的保護。
國家是全球舞台上的主要行為者,但非國家行為者正以日趨純熟的能力威脅著當前的安全環境。恐怖分子、跨國犯罪組織、網路駭客和其他惡意的非國家行為者,以更大規模的侵擾能力改變全球事務。這也有正向的一面,因為和我們一起維護安全的夥伴,也不再只有國家了:多邊組織、非政府組織、公司集團和戰略影響家等非政府行為者,為合作與夥伴關係提供了新的契機。儘管伊斯蘭國實際的哈里發已被擊潰,恐怖主義受意識型態和不穩定政經結構的驅動,至今仍頑強存在。
不可否認地,我國國土已不再是庇護所。美國是個目標,不論是對想攻擊我們同胞的恐怖分子、意圖傷害個人、商業或政府設施的惡意網路活動,或是對政治及資訊上的破壞行動來說,皆然。太空的商業與軍事使用逐漸受到新威脅;當數位連結能力在生活、商業、政府與軍事等各面向與日俱增時,也造成了明顯的脆弱。在衝突中,我們必須預期到我國關鍵的國防、政府及經濟建設會遭受攻擊。
如北韓等流氓政權,正在持續尋求或發展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核子、化學和生物武器—及長程飛彈的軍事能力,並且在某些案例中,將這些能力擴散給其他惡意行為者,例如伊朗彈道飛彈的輸出。恐怖分子則持續追求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而核武技術和先進量產技術的擴散仍是一個棘手問題。近來生物工程領域的進展帶來另一種擔憂:它增加了生物武器的可能、多變和近便性質。
為了支持國防安全戰略,國防部為保衛國土做好準備,維持世界上最卓越的軍力,確保對我們有利的權力平衡,並促進對我國安全與繁榮最有益的國際秩序。
由於中國及俄羅斯對美國安全與繁榮造成的威脅,且這些威脅在未來有增強的可能,本部的首要任務,是對中國與俄羅斯的長期戰略競爭,並需要為此投入更多且持續性的投資。同時,本部會持續努力嚇阻及對抗如北韓和伊朗等流氓政權,擊敗針對美國的恐怖主義威脅,並鞏固我們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斬獲,同時邁向資源永續的途徑。
國防目標包含:
一場長期的戰略競爭,需要無縫地整合國家力量的多種要素,如外交、資訊、經濟、財政、情資、執法及軍力。美國比其他國家更能拓展競爭空間,並抓住主動權,在我們有優勢而對手缺乏實力之處挑戰他們。一支更有殺傷力的部隊、強而有力的同盟和夥伴關係、美國的科技創新,以及績效文化會造就果決而堅定不懈的美軍優勢。
我們在拓展競爭空間的同時,也開放和競爭對手及敵人的合作機會,但必須是從一個優勢位置出發,且是基於我國利益。萬一合作失敗,我們已準備好捍衛美國人民、我們的價值和利益。對手是否有放棄侵略的意願,將取決於他們如何看待美國的實力,還有我們同盟及夥伴關係的活力。
必須在戰略上可預測,但在軍事行動上變幻莫測:要嚇阻或擊敗長期戰略競爭對手所需面對的挑戰,和過去戰略聚焦在區域性敵人時的挑戰是截然不同的。我們的實力與盟友間的整合行動,將展現出我們對嚇阻侵略的承諾,但是對於兵力運用動態、軍事佈署和行動,則必須讓敵人的決策者無法預測。我們將和盟友及夥伴一起挑戰競爭者,設法將他們置於不利之處,挫敗他們的企圖,排除他們選項的同時,盡量開展我們的可能,最終迫使對手在不利的條件下面對衝突。
和美國各部會整合:若要有效地擴張競爭空間,需要跨部會的行動,以利全方面地運用國家實力。我們會協助國務院、財政部、司法部、能源部、國土安全部、商業部、國際開發署、情報體系、執法單位等部門,進行辨識和建構夥伴關係,以處理經濟、科技和資訊領域中的弱點。
對抗威逼與顛覆行動:在低度武裝衝突的競爭中,修正主義強權和流氓政權等國家,利用貪腐、掠奪式經濟、政治宣傳、政治顛覆、代理戰和威脅動武以改變地面上的事實。他們有些特別擅於利用其跟我們許多安全夥伴的經濟關係達到目的。我們會支持美國跨部會合作的途徑,並藉由跟盟友夥伴合作,以保衛我們的利益和對抗這樣的威逼。
培養好勝的心態:要在新興的安全環境中成功,本部與聯合部隊必須在思想、軍事操縱、結盟和創新上,都勝過修正主義強權、流氓政權、恐佈分子和其他威脅者。
我們將拓展競爭空間,並同時追求三個明確的努力方向:
預防戰爭最有把握的方法,就是準備好贏得勝利。這麼做需要一個有競爭力的軍隊發展方式,和長年一致的投資,以回復備戰能力和組織一支有殺傷力的軍隊。我們軍隊的大小至關重要。我國必須讓足夠且有能力的部隊上戰場,打敗敵人並達到保護美國人民和我們關鍵利益的目的。我們的目標是建構一支對任何可能的衝突,都擁有決定性優勢的聯合部隊,同時在整個衝突光譜中保持精熟。
將備戰狀態列為優先。透過軍事實力達到和平,需要聯合部隊以備戰狀態嚇阻衝突。在平時的例行行動中,聯合部隊將持續和對手競爭,以達到:在印太、歐洲和中東地區三個關鍵區域嚇阻侵略;削減恐佈分子和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威脅;在武裝衝突等級以下的衝突挑戰中捍衛美國利益。在戰時,全面動員作戰的聯合部隊將能夠:擊敗強權的侵略;嚇阻來自他處的投機性質侵略;中斷進逼的恐怖主義及大規模毀面性武器威脅。在平時或戰時,聯合部隊都將嚇阻核子與非核子戰略攻擊,並且保衛國土。為支持這些任務,聯合部隊必須取得和保有資訊優勢,並且發展、強化和維護美國的安全關係。
現代化關鍵軍事能力。我們沒有辦法期待用昨日的武器或配備,來打明日的戰爭還會成功。為對付競爭對手和敵人野心及能力的規模和步調,我們必須用持續且可預期的預算,投資關鍵軍事能力的現代化。過去十五年來,我們所積壓推遲的作戰準備、採購及現代化需求已經不容再忽視。我們將會有目標、有紀律地增加人力和載台,以符合關鍵軍事能力和產力的需求。「2018國防戰略報告」為我們2019至2023財政年度的預算編列基礎,它同時加速我們的現代化計畫,並持續努力投入額外資源,以鞏固我們的競爭優勢。
逐步發展創新的軍事操作觀念。現代化不僅只由硬體界定;它需要我們改變組織和使用部隊的方式。我們必須預期新科技在戰場上可能的影響,縝密地界定在未來衝突中預期的軍事問題,並培養出實驗和精算風險的文化。我們必須預料競爭對手和敵人可能如何運用新作戰概念和科技嘗試擊敗我們,同時發展能夠增強我們競爭優勢、提升我們殺傷力的作戰概念。
發展有殺傷力、靈活且有復原力的軍力態勢與運用。軍力的態勢與運用必須能夠適應,並為全球安全環境變遷中的不穩定作出解釋。我們許多軍力運用模型和情勢始於後冷戰時期之初,當時我們的軍事優勢還未被挑戰,且主要的威脅來自流氓政權。
培養勞動人才。招募、發展和維持高品質軍事及民間勞動力,是成功戰鬥所不可或缺的。培養一支有殺傷力、敏捷靈活的部隊不只需要新科技和改變心態,還需本部的人力及我們的戰士整合新能力、適應新戰鬥方式和改變業務執行方式,以成功完成任務。美國戰士的創意跟才華是我們最偉大而耐久的力量,我們絕不視為理所當然。
互利的同盟和夥伴關係對我們的戰略至關重要,他們提供我們持久而不對稱的戰略優勢,讓競爭者或對手無法相匹敵。這個途經七十五年來,在戰時及平時,對美國非常有益。我們的盟友和夥伴在911恐怖攻擊後出面支援,並且在之後的每個由美國主導的重大軍事行動中貢獻力量。每一天,我們的盟友和夥伴加入我們,捍衛自由、嚇阻戰爭和維持著支撐自由開放國際秩序所需的規則。
藉由和盟友及夥伴合作,我們聚集了最強的力量,長期下來將推進我們的利益,維持有利的權力平衡以嚇阻侵犯,並支持經濟成長所需的穩定環境。當我們為共同防禦來集合資源和共同承擔責任,我們的安全負擔會變的更輕。我們的盟友與夥伴提供互補的能力和軍隊,以及獨到的觀點、區域關係和增進我們對環境理解的資訊,以拓展我們的選項。盟友和夥伴也提供進入關鍵地區的管道,支援廣布的基地和後勤系統,這鞏固了我們在全球的可及範圍。
我們將會強化發展同盟與夥伴關係,成為一個能夠在嚇阻或面對共同挑戰時,果斷行動的龐大網絡。我們將聚焦在三個能夠達成強而有力同盟與夥伴關係網絡的要素:
建立持久的聯合體和長期安全夥伴關係,並以做為基石的盟國支撐,以盟友本身的安全關係網強化,這仍是我們的優先任務:
目前的官僚方式強求精確細節,並將風險最小化視為至上,但越來越證實其並無回應的能力。我們必需轉換到一個以結果和責信為重的績效文化。我們將實行一個管理系統,使領導力能夠運用機會,且確保有效地組織納稅人的資源。我們有責任將納稅人花在國防上的每一分錢,取得應有價值,藉此得到國會與美國人民的信任。
以切合實際的速度產生績效。成功不再屬於最先發展出新科技的國家,而是能將新科技融入地更好,並適應新作戰方式的國家。目前的程序無法回應需求;國防部對卓越表現太過求好心切,卻因此難以為戰士提供即時決策、政策和能力。我們的回應是優先加強績效產生速度、持續適應和頻繁地升級組件。我們絕不能接受累贅的稱許枷鎖、資源在無競爭力空間的浪費,或是太過迴避風險而阻礙改變的思維。產生績效意味著我們將擺脫過時的管理習慣和結構,同時融入商業創新的見解。
以創新為組織導向。本部的管理結構並非亙古不變,它們是用知識、配備和支持系統,培力末端戰士打仗、戰勝的方式。部門領導者將改造他們的組織結構,給聯合部隊最好的支持。若目前的結構阻礙了殺傷力或績效的巨幅增加,局處首長將視需求鞏固、排除或重整結構。本部領導承諾將變更管轄、授予免權聲明和確保簡化流程與組織的外部支援。
使預算紀律和可負擔性達到償付能力。更好的管理從有效的財務管理開始。本部將持續達成對所有行動全面審計的計畫,改善財政流程、系統和工具,以了解、管理和改善成本。我們將持續利用我們軍事操作的規模,驅使更有效率的設備與服務採購,同時追求鞏固與簡化在後勤、資訊科技和支援服務等領域的契約。我們也將持續努力減少管理開支和縮編司令部員工。我們將減少或排除重複的人力資源管理、財務、健康照護、旅行和日用品相關組織和系統。本部也會朝減少過量的地產和建設努力,提供國會更多基地重整和關閉的選項。
從開發到上戰場,為快速且重複改善的技術方法提升效率。發展快速且重複改善的軍事能力取得方式,將能減少成本、技術的荒廢和軍力取得的風險。本部將重整誘因和回報結構,以增進輸送速度、在需求程序中達成設計協調、在軍力取得過程中擴大戰士和情資分析的角色,並且善用非傳統供應者。必須在界定需求和商規現成系統前,進行原型設計和實驗。載台電子設備和軟體必須為例行替換而設計,而非超過十年不換的靜態構造。這種途徑從過去實務和文化邁出一大步,將能讓本部更快地回應安全環境的變遷,並且讓競爭者更難追平我們的系統。
善用與保護國家安全創新基地。本部的科技優勢仰賴一個健全的國家安全創新基地,其中包含傳統與非傳統防禦夥伴。有了國會的支持,本部將能提供國防產業充足的可預期性,以知會他們對關鍵技能、基礎建設和研發的長期投資。我們會持續簡化流程,以讓新成員、小型賣主能夠提供尖端科技。我們也將培養國際夥伴關係,以善用和保護夥伴在軍事能力上的投資。
這項戰略確立了我尋求迫切且大規模改變的企圖。
我們必須使用有創意的途徑、永續的投資和有紀律的執行,組織一支符合我們時代需求的聯合部隊,一支能夠在這個日趨複雜的安全環境中競逐、嚇阻和戰勝的軍隊。一支佔優勢的聯合部隊將增進我們的生活水準,強化盟友與夥伴之間的凝聚力。
儘管任何戰略必須在執行上適應情勢,這份摘要勾勒出,我們為了將此刻享受的自由完好地傳給年輕世代所必需做的事。但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這項戰略需要來自美國人民的長久投資,但我們也憶起因為過去做出艱難犧牲的世代,我們才可能享受今日的生活方式。
如同世世代代的先進,美軍裡自由的男人和女人將用技能和英勇保護我們。為了執行任何一種戰略,歷史教導我們必須要有足夠的智慧和資源。我有信心這項國防戰略是適切的且值得美國人民支持。
國防部長吉姆・馬蒂斯